在WTT中国大满贯赛女单决赛中,王曼昱与孙颖莎再度相遇,为冠军展开了激烈争夺。这已经是两人在WTT系列赛决赛中的第三次交锋,而前两次,都以孙颖莎的胜利告终。尤其是在澳门冠军赛中,孙颖莎甚至凭借启用副手拍的战术成功击败了王曼昱,这让后者对比赛结果颇感遗憾。

澳门站的失利后,王曼昱感到颇为尴尬。她上一次获得WTT女单冠军还要追溯到2024年11月,而2025赛季的WTT系列赛中,她依旧未能开启夺冠之路,可谓陷入了“冠军荒”。对她而言,这场中国大满贯赛的比赛意义非凡,特别是在赛季临近尾声之际,这一胜利显得至关重要。
比赛的首局,双方你来我往,竞争非常激烈,最终孙颖莎在关键分上表现更为稳健,以12:10先下一城。然而,第二局比赛中,王曼昱在1:5落后情况下调整策略,罕见地采用了反手发球体系,这一战术变化成功打乱了孙颖莎的接发节奏,帮助她连得六分,并以11:7扳回一局。
接下来的第三局,王曼昱乘胜追击,以11:9再下一局,将大比分改写为2:1。第四局比赛中,孙颖莎仍未找到应对办法,最终以5:11落败,大比分1:3陷入了极大的劣势。尽管如此,孙颖莎并未放弃,她在第五局中调整状态,通过正手爆冲的强力进攻,以11:8扳回一城,大比分追至2:3。然而,在至关重要的第六局,孙颖莎失误频频,以2:11输掉了这一局,最终王曼昱以4:2的总比分赢得了比赛,取得了久违的冠军。
这是王曼昱面对孙颖莎连续两次决赛失利后的首次胜利。比赛中,王曼昱的重要调整和策略变化被认为是关键因素。不少球迷则对孙颖莎的表现提出疑问,猜测她是否故意“放水”以成全王曼昱结束赛季无冠的尴尬局面。
关于孙颖莎是否存在“放水”的疑问,讨论集中在两个方面。首先,名宿邓亚萍在点评比赛时提到,王曼昱的新发球战术确实“出乎所有人预料”,成功打乱了孙颖莎的节奏,从这一角度看,结果更多是由于王曼昱大胆求变而非对手有所保留。
其次,王曼昱在赛后采访中的表态也值得关注。她提到与孙颖莎多次交手,每次比赛都抱着学习和拼搏的态度,而这一场比赛她也将自己放低,全力对抗对手。她的这种说法表明,孙颖莎的发挥是促使她调整策略的核心原因,而非故意让步。此外,比赛中孙颖莎逼迫得王曼昱不得不选择反手发球体系,这更加佐证孙颖莎并未留力。

最终,凭借出色的临场调整和顽强拼搏,王曼昱成功夺冠。比赛的结果更多是她的努力换来的,同时也印证了两人之间的高水平竞争注定充满悬念与精彩,而所谓“放水”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。